為增強在校國際學生的金融安全意識,提升防范電信詐騙能力,3月19日下午,國際教育學院聯合浙商銀行共同舉辦“防范金融詐騙與電信詐騙”專題教育講座。活動現場有來自全球30余個國家和地區的近百名國際學生參與。
聚焦真實案例,筑牢電詐 “防火墻”
講座中,浙商銀行反詐專家通過圖文展示、視頻解析和情景模擬,深入剖析了當前高發的詐騙手段,如“冒充公檢法”“虛假投資理財”“網絡交友誘導轉賬”等典型案例。專家結合國際學生群體的特殊性,重點提示了跨境匯款、網絡購物、個人信息保護等場景中的風險,并傳授了“不輕信、不透露、不轉賬”的防詐三原則。
實景模擬剖析,練就反詐“金鐘罩”
講座現場,反詐專家還邀請同學上臺,共同模擬電話詐騙場景。結合場景中同學的實際表現和反應,專家進一步剖析了常見詐騙手段的特征,引導學生識別可疑信息,分辨話術漏洞,增強防范意識,提升應變能力,再次為同學們敲響反詐的警鐘,讓大家將反詐知識牢牢銘記于心。
深度互動答疑,護航留學“樂生活”
在問答環節,學生們踴躍提問,圍繞“如何安全使用移動支付”“遭遇詐騙后如何維權”等問題與銀行工作人員展開深度交流。浙商銀行團隊還向學生發放了中英文版《防詐指南手冊》,并開通了“綠色咨詢通道”,為國際學生提供后續一對一金融服務支持。
此次講座是西北大學2025年國際學生安全教育系列活動的其中一場,后續將圍繞法律法規、文化適應、交通安全、衛生健康、日常注意事項等主題開展多元化服務,為國際學生構建安全、友好的學習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