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14日晚,由教育部中外語言交流合作中心主辦、我校承辦的“漢語橋”線上語言文化體驗項目——“穿越古今學漢語”舉行了線上開營儀式。來自吉爾吉斯斯坦、越南、俄羅斯三個國家的100余名師生參加了開營儀式。
線上開營儀式
今年是我校第二次承辦線上“漢語橋”冬令營活動,該項活動是教育部中外語言交流合作中心(以下簡稱“語合中心”)在全球共同抗擊新冠肺炎疫情的特殊時期,為支持海外青少年學習漢語和中國文化開辟的創新項目。來自不同國家和地區的營員在為期兩周的學習期間,將通過視頻會議平臺參與直播互動的漢語課和錄播的文化視頻課程的學習,提高漢語綜合應用能力,加深對中國文化和現代社會的了解。此外,項目還將為營員們提供與中國大學生線上見面和交流的機會,使雙方在進行語言實踐的同時,以漢語為橋開展文化交流,著力引導中外青少年培養開放、包容的文化心態,促進各國“民心相通”。
參與冬令營活動師生在開營儀式上表達了對我校的感謝。來自吉爾吉斯斯坦比什凱克九十五中的Ajara副校長說,感謝語合中心和西北大學為比什凱克的學生多次提供線上學習漢語的機會,讓大家有了學習的動力和熱情。越南河內外貿大學的中文系主任黎光創博士說,中國人常說“讀萬卷書不如行萬里路”,西北大學的“漢語橋”冬令營在疫情特殊時期為同學們提供了另一種“行萬里路”的機會,希望同學們珍惜這個寶貴的機會,以求學若渴的精神多學習、多體驗,深入了解博大精深的中國文化。同時,在迎接春暖花開的日子里與各國師生云端相聚,有“四海之內皆兄弟”的感觸,希望借語合中心和西北大學的平臺,與來自各國的漢語學習者本著求同存異的精神,以漢語為橋進行交流和溝通。
吉爾吉斯斯坦比什凱克九十五中Ajara副校長致辭
越南河內外貿大學的中文系主任黎光創博士致辭
吉爾吉斯斯坦比什凱克九十五中的TYNYBEKOV ADILET同學說,他對漢語學習有著飽滿的熱情,去年參加“漢語橋”比賽獲得二等獎,激發了他努力學習漢語和中國文化的熱情。越南河內外貿大學的 學生們專門制作了用漢語介紹越南文化的視頻,裴妙香、范氏幸等多位同學在視頻中“秀”漢語、“秀”家鄉,分享了平時學習漢語的興趣和成果,也表達了自己對中國的向往。各國營員們也都表示,希望借此次活動提高漢語水平,增進對中國文化的了解,為將來的文化交流或來華留學做好準備。
吉爾吉斯斯坦九十五中同學TYNYBEKOV ADILET發言
越南河內外貿大學的學生制作的介紹視頻
自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全球流行以來,西北大學國際教育學院積極建設面向國際學生的在線課程資源,建設線上漢語文化課程33門,構成一套適應高、中、低各層次漢語學習者的線上漢語學習課程體系。此外,我院還充分利用陜西省歷史文化資源豐富的地域優勢,組建文化課程團隊,在兵馬俑、城墻、乾陵、大雁塔、大唐不夜城等西安及周邊多處著名文化遺址和城市商業、文化中心等實地講解拍攝,精心打造系列文化視頻課程,本次將在為期兩周的冬令營期間,帶領海外學生在線上經歷一次“穿越古今之旅”,從周秦漢唐到今日西安,領略千年古都深厚的文化底蘊和國際化大都市的現代風采,幫助學生了解傳統中國的歷史文化,感受現代中國的高速發展,不斷探索中國文化海外傳播的新路徑、新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