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日上午,省政協港澳臺僑和外事委員會、共青團陜西省委以及省致公黨組成聯合調研組,就加強我省與絲路沿線國家青年交流進行專題調研。調研會由省教育廳副廳級巡視員高晶華主持,省政協副主席梁鳳民,省教育廳常務副廳長梁寶林,省政協常委、港澳臺僑和外事委員會主任王銳,省政協常委、港澳臺僑和外事委員會副主任、共青團陜西省委副書記、省青聯主席段小龍,省致公黨參政議政部部長何永強,省教育廳國際處、西安交通大學、陜西師范大學、西安外國語大學以及我校負責人等50多人出席會議。會上,梁寶林首先介紹了陜西省近年來與絲路沿線國家青年交流工作的總體情況,總結了我省與絲路國家交流合作中存在的問題,并提出了相關對策和建議。他指出,教育國際化是教育內涵式發展的本質要求,高等教育是服務一帶一路倡議的重要途徑,在此過程中,做好青年交流工作顯得尤為必要。我省將通過培育重點項目、加大資金支持以及加快平臺建設,解決交流工作中存在的實際問題。我校校長郭立宏從機構建設、科學研究、人才培養以及文化交流等方面介紹了我校增進與絲路沿線國家青年交流的重要舉措,以及目前我校與絲路沿線國家青年交流中存在的主要障礙。郭立宏建議通過加強絲路智庫建設,加強合作的執行力度,優化留學生生源結構,提高俄語交流能力等途徑,解決目前絲路沿線國家青年交流中所存在的問題。西安交通大學、陜西師范大學以及西安外國語大學負責人分別匯報了各自學校與絲路沿線國家青年的交流情況和建議。匯報結束后,與會代表就設立中亞來華留學生獎學金、提升留學生的管理水平、優化留學生的整體結構以及加強中國學生的對外交流意識等進行了交流與探討。最后,梁鳳民主席做了總結發言,他從青年是絲路交流的重點之一,因為贏得青年才能贏得未來;高校是深化交流的重要途徑,如何深化交流是重中之重;高校需要與絲路沿線國家建立互惠互利的項目,只有真誠合作才能取得成功;文化、體育、論壇、會展等能夠促進交流與溝通;必要的經費支持是交流的保障;立足于“走出去”,在外辦學是交流的必經之路;整合資源,打造交流的平臺與載體七個方面強調了絲路沿線國家青年交流的重要性與途徑。他指出,各高校要開展必要的文化教育活動,增強本土學生與留學生的交流,從而使他們更加深入了解中國的民情、社情與國情,并為一帶一路倡議做出應有的貢獻。調研座談會結束后,調研組和與會人員對我校絲綢之路研究院和中亞學院進行了實地考察。(轉自西北大學)
會場
聯合調研組成員
省教育廳常務副廳長梁寶林及省內各高校負責人
調研組和與會人員對我校絲綢之路研究院進行實地考察
實地考察中亞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