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韓國語言與文化》選修課正式開課
★ 多管齊下 全面提高韓語選修課培養質量和學習興趣
★ 中韓教育中心開展《韓國語言與文化》選修課問卷調查
★ 創新國際教育合作模式 開啟我校中韓教育交流新航程
★ 西北大學中韓教育中心簡介
【編者按】 本學期,我校國際文化交流學院中韓教育中心在全校范圍內開設了《韓國語言與文化》選修課,本期簡況以專刊形式將該課程的開設背景、課程內容以及相關管理情況做以介紹。小語種語言選修課的開設,提高了大學生學習語言的興趣,豐富了我校小語種教學的種類,也是我校創新國際教育合作模式,推進國際化辦學理念的重要舉措。
《韓國語言與文化》選修課正式開課
在教務處的協調和全程指導下,在各院系的支持配合下,《韓國語言與文化》選修課教學工作由學校中韓教育中心承擔。本學期初,通過對課程教材的篩選、語言教師的配備、學生報名人數的統計及上課時間信息收集等,進行了分班,確定了統一的上課時間,于2014年4月2日正式開課。
《韓國語言與文化》選修課本學期學生報名714人,分6個班,太白校區、長安校區各3個班,每周安排3學時課,選修學生通過考核后可以取得2學分。為確保本次韓語選修課質量和效果,中韓教育中心選聘了韓國國立忠北大學李正元老師為主講教師,韓南大學及釜山外國語大學兩名韓語老師為代課教師,使用中韓通用的延世大學韓國語原版教材。為提高大家學習韓語興趣,中韓教育中心還分班搭建了學習交流的班級QQ群,通過QQ群交流學習心得;每周開設一節練習答疑課程,增加語言學習的練習頻率;同時讓我校韓國留學生進課堂與中國學生結對子,共同提高各自所學語言的能力和興趣;通過兩周授課,中心設計發放了學習征求意見表,以此來了解學生學習興趣點及知識要求,從而進行課程及教學方法的合理調整;為充分讓學生體驗到韓國的風俗文化傳統,中心還專門設計了韓國文化體驗等活動。
在“韓流”來襲和學風下降的今天,《韓國語言與文化》選修課的開設,不僅提高了大家學習語言的興趣,也使我校的學風得到一定的好轉;不僅有利于培養我校學生多種語言技能,豐富了我校小語種教學的種類,也開創了國際教育合作新模式,是推進國際化辦學理念的重要舉措,也是學校聯合優質資源服務地方經濟建設的積極探索,有力地推動了大學生的就業能力及學校國際化發展進程。
多管齊下 全面提高韓語選修課培養質量和學習興趣
《韓國語言與文化》為我校首次開設的小語種語言選修課。為確保課程教學質量,提高選修學生的學習積極性,達到預期的學習效果,國際文化交流學院多次召集協調會,從老師選聘--課程試聽--分班--調整上課時間及教室--教學意見反饋等多環節著手,確保該課程開設不走形式、走過程,全面提高教學效果。
在選聘教師方面,學院專門從合作的韓國大學聘請具有研究生學歷,并在中國留過學,且具有教授漢語或韓語工作經驗的外教為授課老師。確保語言學習中發音的純正及課堂交流的順暢。
為使學生更確切地了解韓語選修課程的內容、形式,及老師的授課風格、教學能力等,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學院在正式開課前在南北校區分別安排了試聽課。根據試聽課確定的學生名單及語言教學的特點,將本次選修課分為6個班。
語言學習的特點就是要有學習的語境,要常練、多練。針對此,學院在安排正式授課時間外,充分利用外教老師的課余時間,每周專門安排了1小時集中語言練習及答疑輔導課。同時,積極利用網絡,搭建了分班級的QQ群交流平臺,使老師與學生、學生與學生、中國學生與韓國留學生交流及語言學習創造更多途徑。
為更準確的了解《韓國語言與文化》選修學生的韓語基礎、學習動機、學習愿望及教學改進要求等方面內容,中韓教學中心專門設計了具有針對性的意見征求表。通過意見征求和分析匯總,進一步改進和完善了課程設計,提高了學生學習興趣和教學質量,
為充分利用國際文化交流學院韓國留學生的資源優勢,確保教學效果和質量,促進中韓學生交流,提高彼此語言學習水平,學院專門組織韓國留學生深入韓語課堂與中國學生進行面對面交流學習,并在課堂上結成對子,增強雙方的互動學習,營造良好的學習氣氛。
此外,為讓學生更多了解韓國語言文化風俗,中韓教育中心準備定期、不定期組織開展韓國文化體驗活動和擇期開辦韓語角,以活動帶動交流、以交流促進學習。
中韓教育中心開展《韓國語言與文化》選修課問卷調查
為充分了解學生對本次選修課的總體評價和滿意度,進一步改進和完善課程設計,提高學生學習興趣和教學質量,中韓教育中心在課程整體印象、課程設計、教師授課水平、互動交流、改進措施、存在困難等10方面設計了《韓國語言與文化》選修課學習征求意見表。本次調查問卷表發放了400份,收回360份。
通過調查我們發現,學生對《韓國語言與文化》選修課整體印象、課程設計符合度、教師授課水平比較滿意在90%以上(分別為93.3%、98.34%、91.9%)。互動交流比較充分在80%以上,在大一大二比較適合選修本門課程。當然也在一些需要改進的地方:課程內容、整體氛圍、練習時間、語伴、課程是否可以掛在教務處選課系統等方面。
針對這次調查匯總情況,國際文化交流學院中韓教育中心召開了專門會議,對有關問題進行了專門安排:課程內容要求代課老師在教材中加入韓國風俗文化、禮儀、化妝及時尚因素。適當延長練習課時間并擇機開設韓語角,同時讓韓國留學生進課堂結對子,互相促進語言學習。
創新國際教育合作模式 開啟我校中韓教育交流新航程
--我校召開中韓教育交流與合作會議暨中韓教育中心成立大會
2014年1月8日,中韓教育交流與合作會議暨中韓教育中心成立大會在西大賓館多功能廳隆重舉行,西北大學方光華校長、韓國駐西安總領事館全哉垣總領事出席大會并致辭。來自陜西省教育廳、西安高新管委會、韓國6所高校、陜西10余所高職院校及我校院系處室的領導、學生約130多人參加了會議。會議由國際文化交流學院李振海院長主持。與會者熱情洋溢、獻計獻策,共同為陜西高校與韓國高校、企業間的教育交流與合作繪制了絢麗的藍圖。
成立大會上,方光華校長代表我校致歡迎詞,并對發揮中韓教育中心優勢推動中韓教育校校合作、校企合作以及為陜西經濟發展培養更多的國際化人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和殷切希望。總領事全哉垣先生、陜西省教育廳國際處孫建寧處長在各自的講話中肯定了拓展高校國際教育合作的新舉措。也希望西北大學以成立中韓教育中心為契機,加快陜西中韓語言文化交流,積極促進中韓經濟貿易發展。西安高新區管委會陳輝副主任表示今后高新區管委會將全力支持中心工作,并派專人協助中心加大學校與企業之間合作及人才培養的力度。
在中韓經濟貿易迅猛發展,韓國三星工業園落戶西安的有利條件下,我校與韓國的首爾國立大學、檀國大學、建國大學、國立忠北大學、國立群山大學以及韓南大學密切交流合作,成立中韓教育中心,掛靠國際文化交流學院,下設中韓文化研究中心、韓語學堂、漢語學堂和國際交流項目部。中韓教育中心的成立,搭建起陜西中韓教育平臺,建立起國際教育服務窗口,并與陜西10多所高職院校組建中韓教育合作院校聯盟。共同助推中韓教育校校合作、校企合作。
中韓教育中心是我校創新國際教育合作模式,推進國際化辦學理念的重要舉措,也是學校聯合優質資源服務地方經濟建設的積極探索。
西北大學中韓教育中心簡介
西北大學中韓教育中心是在中韓經濟貿易迅猛發展,韓國三星工業園落戶西安的有利條件下,與韓國首爾市立大學、韓國檀國大學、韓國建國大學、韓國國立忠北大學、韓國國立群山大學及韓國韓南大學6所學校積極磋商,于2014年1月8日以西北大學為主體聯合組建成立,中心掛靠國際文化交流學院。
西北大學中韓教育中心下設中韓文化研究中心、韓語學堂、漢語學堂和國際交流項目部。中韓文化研究中心主要開展中韓文化比較研究和中韓企業高層論壇。韓語學堂主要開展韓語培訓(1)面向韓國企業針對在校大學生開展訂單式韓語培訓(2)赴韓國留學人員韓語培訓(3)韓企中國員工的韓語培訓。漢語學堂主要開展韓企韓籍員工的中國語言文化培訓。國際交流項目部主要開展(1)中國學生赴韓國留學項目;(2)韓國中文專業學生赴西北大學留學項目。
韓教育中心的成立,對加快中韓語言文化交流、促進中韓經濟貿易發展、加速中韓高新技術人才培養等方面必將發揮積極作用。中韓教育中心是西北大學利用自身辦學優勢,聯合境內外優質資源服務地方經濟建設的大膽探索與積極嘗試,在合作聯盟多方共贏的同時,必將為西北大學國際化發展奠定良好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