習近平外交思想堅持運用辯證唯物主義和歷史唯物主義,蘊含著豐富的馬克思主義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繼承發揚我們黨優良傳統,在新的歷史條件下總攬全局,統籌推進,不斷豐富發展外交方略,加強外交工作的頂層設計、戰略謀劃和策略運籌,將原則的堅定性和策略的靈活性有機結合起來,使我國在國際格局演變中始終保持戰略主動地位,展現出駕馭復雜局面的卓越能力和高超政治智慧,不斷把新時代中國特色大國外交推向更高境界。
1.樹立正確歷史觀、大局觀、角色觀
(115)謀大事者必先觀大勢。觀察形勢、認識形勢、掌握形勢,是科學制定對外方針政策的前提。習近平總書記指出,把握國際形勢要樹立正確的歷史觀、大局觀、角色觀,這為我們準確分析世界大勢和我國歷史方位提供了科學方法。
(116)所謂正確歷史觀,就是不僅要看現在國際形勢什么樣,而且要端起歷史望遠鏡回顧過去、總結歷史規律,展望未來、把握歷史前進大勢。
樹立正確歷史觀,要培養歷史思維。歷史是最好的教科書。認真學習黨史、新中國史、改革開放史、社會主義發展史,對正確認識世情國情黨情十分必要,對做好新形勢下外交工作也十分必要。堅持以史為鑒、以史為師,知古鑒今,提高歷史思維能力,加強對歷史的學習,在對歷史的深入思考中做好現實工作、更好走向未來。要善于從中華民族五千多年文明史、中國人民近代以來一百八十多年斗爭史、中國共產黨一百年奮斗史、中華人民共和國七十多年發展史、改革開放四十多年探索史中總結歷史經驗,汲取歷史智慧,使之成為指引中國外交奮勇前進的豐厚滋養。
樹立正確歷史觀,要尊重歷史規律。人類可以認識、順應、運用歷史規律,但無法阻止歷史規律發生作用。習近平總書記指出,世界格局正在發生深刻復雜的變化,但是任何變化都有它的規律。我們看世界,不能被亂花迷眼,也不能被浮云遮眼,而要端起歷史規律的望遠鏡去細心觀望。一個國家也好,一個民族也好,一個政黨也好,包括兩個國家之間的關系也好,都應該順勢而為。
樹立正確歷史觀,要把握歷史大勢。歷史、現實、未來是相通的,歷史是過去的現實,現實是未來的歷史。我們黨始終以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分析把握歷史大勢,正確處理中國和世界的關系,善于抓住和用好各種歷史機遇。習近平總書記多次強調,一個國家、一個民族要振興,就必須在歷史前進的邏輯中前進、在時代發展的潮流中發展。歷史發展有其規律,但人在其中不是完全消極被動的。只要把握住歷史發展大勢,抓住歷史變革時機,奮發有為,銳意進取,人類社會就能更好前進。當今世界,和平合作、開放融通、變革創新的潮流滾滾向前,各國日益成為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命運共同體。我們要樹立大歷史觀,從歷史長河、時代大潮、全球風云中分析演變機理、探究歷史規律,提出因應的戰略策略,增強工作的系統性、預見性、創造性。
(117)所謂正確大局觀,就是不僅要看到現象和細節怎么樣,而且要把握本質和全局,抓住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避免在林林總總、紛紜多變的國際亂象中迷失方向、舍本逐末。
世界正處于大發展大變革大調整時期,和平與發展仍然是時代主題。我們要堅信和平發展大勢不可逆轉,繼續高舉和平、發展、合作、共贏的旗幟,努力推動建設相互尊重、公平正義、合作共贏的新型國際關系,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不斷推進人類和平與發展的崇高事業。
樹立正確大局觀,要善于透過現象看本質。當前國際形勢中不穩定不確定因素明顯增多,多個地區出現地緣政治緊張局面,區域合作和發展頻頻遭受干擾,新老熱點問題不時升溫,恐怖主義像病毒一樣不斷變異。“黑天鵝”、“灰犀牛”事件不斷發生,很多事情一時難以看清、看準、看透,一會兒這樣、一會兒那樣,分化組合層出不窮。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從本質上看,當今世界亂象紛呈,是因為發展、思想、治理出了問題,歸根結底是和平與發展這個時代主題沒有解決好的反映。我們要保持戰略定力,善于撥云見日,從紛繁復雜的現象中把握本質,在國際亂象中把握大局,在世界變局中引領方向。
樹立正確大局觀,要把握全局和局部的關系。堅持發展地而不是靜止地、全面地而不是片面地、系統地而不是零散地、普遍聯系地而不是單一孤立地觀察事物,準確把握客觀實際,妥善處理各種重大關系,不能為了局部利益損害全局利益,不能為了暫時利益損害根本利益和長遠利益。外交工作是黨和國家工作全局的重要組成部分,要聚焦服務黨和國家中心工作,為國家發展和長治久安創造有利國際環境和外部條件。
樹立正確大局觀,要抓住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習近平總書記指出,要有全局觀,對各種矛盾做到心中有數,同時又要優先解決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以此帶動其他矛盾的解決。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領導下,我國積極發展同世界各國友好合作關系,從共同和根本利益出發,推動務實合作,妥處矛盾分歧,穩妥推動了我國同各方關系整體發展。
(118)所謂正確角色觀,就是不僅要冷靜分析各種國際現象,而且要把自己擺進去,在我國同世界的關系中看問題,弄清楚在世界格局演變中我國的地位和作用,科學制定我國對外方針政策。
我國正日益走近世界舞臺中央,我國發展同外部世界的關系將更加緊密。我國對世界的影響不斷加深,世界對我國的影響也在不斷加深。我們要堅定不移走和平發展道路,把自己發展好了,給世界帶來機遇,也要更加積極參與全球治理,在國際事務中發揮更大作用。
樹立正確角色觀,要把從中國看世界與從世界看中國兩種視角統籌起來。今日之中國,不僅是中國之中國,而且是亞洲之中國、世界之中國。站在同世界深度互動、向世界深度開放新的歷史起點上,在中國走向世界、世界走向中國的歷史進程中,要善于把握角色定位,保持戰略定力,在不穩定不確定因素上升的世界中始終占據主動有利地位。
新中國成立以來,我國與世界關系發生歷史性轉變,中國的角色日益從國際體系的參與者成為建設者、引領者。中國作為世界上最大發展中國家的定位沒有改變,將繼續發揮負責任大國建設性作用。
2.統籌國內國際兩個大局
(119)外交是內政的延伸,外交服務于內政,兩者密切相關。統籌國內國際兩個大局,是我們黨制定正確路線方針政策的基本方法,也是中國外交的重要經驗。在中國革命、建設、改革的不同歷史時期,我們黨始終深刻認識國內國際形勢變化,牢牢把握國內大局和國際大局、中國內政和對外關系的緊密聯系,綜合考慮國內和國際兩方面因素制定黨和國家方針政策,推動黨和國家事業不斷從勝利走向新的勝利。
(120)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做好外交工作,胸中要裝著國內國際兩個大局,國內大局就是“兩個一百年”奮斗目標,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國際大局就是為我國改革發展穩定爭取良好外部條件,維護國家主權、安全、發展利益,維護世界和平穩定、促進共同發展。
習近平總書記的重要論斷立足國際形勢演變趨勢和中國發展歷史方位,深刻揭示了國內國際兩個大局相互聯系、相互影響的聯動關系。統籌國內國際兩個大局,就是要深刻認識和準確把握兩個大局的發展規律和相互聯系,立足國內,放眼世界,在實際工作中把兩個大局統一起來、結合起來、兼顧起來,推動兩個大局相互促進、良性互動,實現良好的國內國際效應。
統籌國內國際兩個大局,必須樹立世界眼光、增強戰略思維。習近平總書記強調,我國同國際社會的互聯互動變得空前緊密,我國對世界的依靠、對國際事務的參與在不斷加深,世界對我國的依靠、對我國的影響也在不斷加深。在當今世界深刻復雜變化、中國同世界的聯系和互動空前緊密的情況下,我們更要密切關注國際形勢發展變化,把握世界大勢,在時代前進潮流中把握主動、贏得發展,既保持戰略定力又善于積極應變,既集中精力辦好自己的事,又積極參與全球治理、為國內發展創造良好環境。
統籌國內國際兩個大局,必須堅持互利共贏的開放戰略。中國不斷擴大對外開放,不僅發展了自己,也造福了世界。改革開放以來中國經濟發展是在開放條件下取得的,未來中國經濟實現高質量發展也必須在更加開放條件下進行。我們要推進合作共贏的開放體系建設,主動順應經濟全球化潮流,推動高質量共建“一帶一路”,加快實施自由貿易區戰略,積極參與全球經濟治理,不斷提升發展的內外聯動性,以更加積極的姿態參與國際事務,實現與世界各國的互利合作、優勢互補、機遇共享。
統籌國內國際兩個大局,必須加快形成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習近平總書記指出,構建新發展格局,是與時俱進提升我國經濟發展水平的戰略抉擇,也是塑造我國國際經濟合作和競爭新優勢的戰略抉擇。我們構建新發展格局,絕不是封閉的國內單循環,而是開放的、相互促進的國內國際雙循環,將為中國經濟發展開辟空間,為世界經濟復蘇和增長增添動力。
3.加強頂層設計、戰略謀劃和策略運用
( 121 )戰略問題是一個政黨、一個國家的根本性問題。戰略上判斷得準確,戰略上謀劃得科學,戰略上贏得主動,黨和人民事業就大有希望。習近平總書記站在歷史和時代潮頭,堅持從戰略高度觀大勢、謀大局,深刻分析我國外部環境中的機遇和挑戰,提出一整套外交戰略策略指導原則,既重視頂層設計和戰略謀劃,也注重實踐操作和策略運用,在把握戰略全局中推進各項工作,在解決突出問題中實現戰略突破,牢牢把握戰略主動權。
黨的十八大以來,面對國際形勢風云激蕩,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始終堅定戰略自信,強化戰略思維,站在時代前沿和戰略全局的高度觀察、思考和處理問題,科學判斷國際形勢和國際格局變化,準確把握中國發展新的歷史方位,從頂層設計角度對中長期對外工作作出戰略規劃。黨中央召開兩次中央外事工作會議以及新中國成立以來首次周邊外交工作座談會,統籌謀劃和科學制定新時代中國特色大國外交的總體方略、戰略目標和主要任務,全面運籌對大國、周邊、發展中國家及多邊工作,為對外工作提供了科學指引。
保持戰略定力,在復雜多變的國際局勢中平心靜氣、靜觀其變。習近平總書記指出,當今世界,機遇和挑戰并存。風云變幻,最需要的是戰略定力。要集中精力做好自己的事,堅定不移走和平發展道路,推動構建新型國際關系,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在這個問題上,要有足夠的戰略定力和戰略自信,不要因一時一事或某些人、某些國家的言論而受到影響,更不能掉入別人故意設置的各種陷阱,使我們長期致力維護的和平環境受到破壞,耽誤和平發展大局。善于審時度勢、內外兼顧、趨利避害,從國際形勢和國際條件的發展變化中把握方向、用好機遇、創造條件、駕馭全局,在復雜形勢下做到任憑風浪起、穩坐釣魚臺。
政策和策略是黨的生命,也是外交工作的生命。外交工作能不能積聚新能量、打開新局面,戰略策略具有重要意義。習近平總書記強調,要順勢而為,根據國際形勢和外部環境變化,及時調整政策和策略,正確處理對外工作中遇到的新情況新問題。要善于把握大局,善于牽住“牛鼻子”,善于“彈好鋼琴”。堅持區域領域結合、點面結合、多雙邊結合、主客場結合,做好多維度外交,進行立體思維、立體操作。在黨中央堅強領導下,我國對外工作立場更加鮮明,策略更加靈活,舉措更加務實,始終保持張弛有度、進退有據。
4.堅持底線思維
(122)底線思維能力,就是客觀地設定最低目標,立足最低點爭取最大期望值的能力。堅持底線思維是重要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是中國共產黨從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中汲取的智慧結晶,是我們黨領導革命、建設、改革偉大實踐取得的重要經驗,也是我們黨不斷探索共產黨執政規律、社會主義建設規律、人類社會發展規律得出的重要結論。
我們黨是生于憂患、成長于憂患、壯大于憂患的政黨。增強憂患意識,做到居安思危,是我們治黨治國必須始終堅持的一個重大原則。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高度重視防范重大風險、強化憂患意識,鮮明提出堅持底線思維的重要思想。習近平總書記強調,要善于運用底線思維的方法,凡事從壞處準備,努力爭取最好的結果,這樣才能有備無患、遇事不慌,牢牢把握主動權。這為我們堅持底線思維、防范化解風險提供了重要遵循。
(123)當前,世界大變局加速深刻演變,全球動蕩源和風險點增多。我國進入新發展階段,既面臨重大歷史機遇,也面臨不少風險挑戰,危機并存、危中有機、危可轉機。我們面臨的有外部風險,也有內部風險;有一般風險,也有重大風險。重大風險既包括國內的經濟、政治、意識形態、社會風險以及來自自然界的風險,也包括國際經濟、政治、軍事風險等。習近平總書記指出,當前和今后一個時期,我們在國際國內面臨的矛盾風險挑戰都不少,決不能掉以輕心。他強調:“各種風險我們都要防控,但重點要防控那些可能遲滯或中斷中華民族偉大復興進程的全局性風險,這是我一直強調底線思維的根本含義。”
“備豫不虞,為國常道”。必須提高防控能力,著力防范化解重大風險,謹防自滿心態、摒棄安逸思想、杜絕懈怠傾向。寧可把形勢想得更復雜一點,把挑戰看得更嚴峻一些,做好應對最壞局面的思想準備,把應對各種復雜局面、意外情況的預案做得周密一些,見微知著、未雨綢繆,力爭把風險化解在源頭,防止風險傳導、疊加、演變、升級。
必須始終保持高度警惕,既要高度警惕“黑天鵝”事件,也要防范“灰犀牛”事件;既要有防范風險的先手,也要有應對和化解風險挑戰的高招;既要打好防范和抵御風險的有準備之戰,也要打好化險為夷、轉危為機的戰略主動戰。要增強前瞻意識,把底線思維貫穿對外工作始終,把應對各種外交外事復雜局面、意外情況的工作預案準備得更充分、更周密,積極尋求規避系統性、全局性風險,著力化解復雜矛盾沖突,牢牢把握對外工作主動權。
5.注重工作實效
(124)一個行動勝過一打綱領。習近平總書記反復強調,空談誤國,實干興邦。反對空談,強調實干,始終是中國共產黨的優良傳統。強調真抓實干、注重工作實效也是做好對外工作的基本要求。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高度重視和強調對外工作實效。習近平總書記在接見我國駐外使館、中資機構人員和華僑華人代表時表示:“我講了兩句話,第一句是‘清談誤國、實干興邦’,強調一個抓落實;另一句我講的是‘踏石留印、抓鐵有痕’,就是講我們說的東西要說到做到,言必信、行必果。要用這種精神抓好我們的工作。”強調外交工作要務實,不搞形式主義。習近平總書記關于增強外交工作實效的重要指示,為我們推進各領域對外工作提供了重要指引。
要發揚釘釘子精神。做工作、干事業好比釘釘子,往往不是一錘子就能釘好的,而是要一錘一錘接著敲,直到把釘子釘實釘牢,釘牢一顆再釘下一顆,不斷釘下去,必然大有成效。如果東一榔頭西一棒子,結果很可能是一顆釘子都釘不上、釘不牢。做外交工作,要以釘釘子精神狠抓貫徹落實,秉持高度的責任心和擔當精神,不斷提高執行力,確保黨中央外交決策和部署落到實處。發揚釘釘子精神要求我們扎扎實實做好每項具體外交工作,不搞花拳繡腿,不搞繁文縟節,不做表面文章,不斷積小勝為大勝,積跬步至千里,確保收到春華秋實之效。發揚釘釘子精神也體現在訪問效果上,衡量一次訪問是否真正成功,關鍵在于成果落實得好不好,要把后續成果真正落實好、盯到底,使訪問的效果最大化體現出來。
要有攀巖精神。我們已經確定了前進的目標,要想登上高峰,看到無限風光,必須堅定信心、下定決心,不斷往上攀登。習近平總書記強調,在中國這樣的社會歷史條件下建設社會主義,沒有先例,猶如攀登一座人跡未至的高山,一切攀登者都要披荊斬棘、開通道路。對外工作中,我們開展重大外交行動、推進重大國際合作目標要明確,目標不明確,方向就錯了。明確了目標,還要腳踏實地,一步一個腳印,穩扎穩打向前走,過了一山再登一峰,跨過一溝再越一壑,才能夠實現這個目標。
要一張藍圖繪到底。習近平總書記指出:“我們要牢記一個道理,政貴有恒。”一張藍圖繪就后,只要是科學的、切合實際的、符合人民愿望的,就要一茬接著一茬干,一棒接著一棒跑,干出來的都是實績。習近平總書記對來訪的外國政要講,我們是共產黨執政,因此能夠在基本理念、路線和方針上保持連續性。對黨中央作出的重大外交決策部署,要一以貫之地貫徹落實。“九層之臺,起于累土”。事要去做才能成就事業,路要去走才能開辟通途。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是一個歷史過程,不可能一蹴而就,也不可能一帆風順,需要付出長期艱苦的努力。要有“功成不必在我”的精神境界和“功成必定有我”的歷史擔當,善始善終,善作善成。一分部署,九分落實。不抓實,再好的藍圖只能是一紙空文,再近的目標只能是鏡花水月。我們要保持歷史耐心和戰略定力,持之以恒、踏踏實實干好外交工作,把藍圖一步一步變為現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