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剛剛閉幕的西北大學第十二屆教代會暨第十九屆工代會第二次會議上,校黨委副書記、副校長(主持行政工作)孫慶偉作了題為《團結奮進 開拓創新 持續譜寫“雙一流”建設新的壯麗篇章》的工作報告。報告強調“西大的精神根脈是我們創建一流大學至可寶貴的財富”,并闡釋了西大精神譜系之源。
現將報告中相關內容摘要如下,共同學習。
建設中國特色的世界一流大學是我們的光榮使命,如何建設世界一流大學是擺在我們面前的重大命題。建設世界一流大學就要涵育一流的大學精神,強化思想引領力;要培養一流的人才方陣,激發奮斗內驅力;要夯實一流的教學基礎,增強教育浸潤力;要形成一流的學科集群,提高學科競爭力;要對標一流的科研水平,拓展研究創新力;要形塑一流的治理體系,提升治校軟實力。到校工作兩個月來,我深深體會到西大的精神根脈是我們創建一流大學至可寶貴的財富。
習近平總書記深刻指出:“一個沒有精神力量的民族難以自立自強。”而一所大學若精神不立,也難言是真正的世界一流。一所大學,有深厚精神的引領和浸潤,方有其格局,方成其氣象。大學精神是“大學之道”,是大學的靈魂,也是大學的根脈,更是大學的擔當,融貫了一所大學的歷史文脈、教風學風、地域特色,等等,潤物無聲地浸潤著全體師生的心靈和人生歷史,潛移默化地影響著全體師生的言行和價值選擇。
我們西大的精神根脈,可謂源遠流長、根深葉茂。西大的精神譜系,首先是根植于三秦大地上厚重的中華文明精神。從周秦文明經典《禮記》的“大學之道,在明明德,在親民,在止于至善”的“大學三綱”,到北宋關學創立者張載“為天地立心,為生民立命,為往圣繼絕學,為萬世開太平”的“橫渠四句”,禮樂文明和儒家文化的真精神,都已深深銘刻在了西大的精神向度和文化特質之中。正如黎錦熙先生在《國立西北大學校史》中指出,“‘公誠勤樸’校風養成,蓋與西北固有優良之民性風習相應。”
其次,西大的精神譜系根植于西大百廿雙甲子的光榮傳統。在一代又一代的西大人的接續奮斗和敬業奉獻中,鍛造了西大人“興學求強、以學報國”的赤子情懷,更錘煉了西大人對“艱苦創業、自強不息”西大精神的不渝堅守。無論是西北聯大時期“原從西北,化被東南,努力發揚我四千年國族之雄風”的家國天下大關切;還是建國后首任西大校長侯外廬先生開啟的“師生互動、教學相長的新校風,實事求是、嚴肅工作的新學風,理論與實際相結合的新研究風”樸實無華的“新三風”,這些前賢寶貴的精神遺產,都成為了我們西大精神譜系中不可或缺的內核屬性,成為了我們西大人行穩致遠的靈魂支撐和不變底色。
再次,西大的精神譜系更要根植于新時代教育強國的使命擔當。新時代的西大,又逢開啟新甲子,站在“雙一流”建設的歷史新起點上,必須涵育一流的大學精神,在進一步發掘好傳承好西大精神內核的基礎上,不斷深化和豐富西大精神新的時代內涵,不斷完善引領西大高質量發展的精神譜系。一流的大學精神是時代精神的精華,一流大學更是一個國家和地區的精神高地。新時代的西大精神,必須與建設“雙一流”西部強校、當好省屬高校排頭兵的使命責任相結合,與第十四次黨代會提出的“三步走”的發展目標相結合,與破解西大發展難題相結合,唯有與時代同頻共振,西大精神才會獲得更加長久的生命力,也才能在“雙一流”建設的追趕超越中更好發揮思想引領作用。
來源丨黨辦校辦
編輯丨高苗
信息來源:西北大學工會微信公眾號
原鏈接地址:https://mp.weixin.qq.com/s/gEx8PZLtrzxh-vMGQ-wEZQ